第一课:天主教徒如何阅读圣经
III. 救恩史:圣经的故事
A. 救恩史与盟约
在天主教会所理解的圣经背景上,让我们来看圣经的「内容」。
首先要知道的是,圣经告诉我们的,是从天主的角度来看的历史。我们知道,天主一直致力于带给我们救恩。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说圣经传达给我们的是「救恩史」。
这个救恩史与圣经中天主与人订立一个个「盟约」结合在一起。早期伟大的教父宜仁(Irenaeus)体认到需要透过盟约来研究救恩史:「一旦清楚说明天主为什么与人订了那么多盟约,这些盟约的特质又是什么,就能领悟其中的道理。」(《反异端人书》Against the Heresies,第一册,第10章,第3号)
什么是盟约?让我们先看看盟约不是什么?盟约(covenant)不是合约(contract)。
合约是双方双方为了交易物品、服务或资产而做的承诺。通常他们会盖上自己的名字以确立合约。
当双方订立盟约时,他们会发誓。发誓的层级比承诺更高,他们不是以自己的名起誓,而是以更高的天主名号来起誓。
你一定在电视上看过法庭戏常出现的用语:「你是否请求上主帮助你说出完整的事实,除了事实之外,别无其他?」这是一句誓言。你呼求天主帮助你说出事实(「上主,请帮助我…」),这意味着如果你说谎,你将面对上主的惩罚。
盟约所涉及的不是财物的交换,而是人的交换。你订盟约时不是发誓把你的服务或物品给别人,而是发誓把自己交给他们。
婚姻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。婚姻是一个盟约,因为要互发誓言,女人将自己交给男人,男人也将自己交给女人。
我们在下一课将会看到,当天主对以色列说:「你们必作我的人民,我必作你们的天主,」这就是一个盟约。以色列对天主发誓-成为祂的子民、祂的子女,依照上主的法律生活;而天主则发誓做以色列人的天主、他们神性的父亲。遵守盟约会受到祝福,破坏盟约会受到咒罚。
在古代,盟约是建立家庭的根基。甚至古代两国之间的条约文件也用到「父-子」的意象。外人要「入赘」,进入一个部落,必须经过盟约起誓。当我们研读圣经时,必须了解「盟约」的意义,如何与古代的家庭观念融合在一起。
整部圣经可以视同一连串缔结家庭的盟约。
这就是整部圣经的「重点」:天主如何透过这些盟约,一步一步显示自己给祂所创造的人,邀请他们进入祂的家庭,成为家人。圣保禄为天主的旨意做了这样的总结:「正如天主所说的:『我要在他们内居住,我要在他们中徘徊;我要做他们的天主,他们要做我的百姓。』…『我要做你们的父亲,你们要做我们的子女:这是全能的上主说的。』」(格后 6:16-18)
整部圣经所说的救恩史,就是天主透过祂的盟约,扩大祂的家庭。祂从亚当与厄娃两人开始,不断向前开展,经过诺厄、亚巴郎、梅瑟、达味,一直到透过耶稣,将普世万民纳入祂的盟约。
这个计划从一开始,就是要透过盟约,让所有的男女成为祂的子女,这在耶稣的新约里做了总结,天主派遣「圣神,使我们做义子。因此,我们呼号:『阿爸,父呀!』」(罗 8:15;迦 4:5;弗 1:5)
B.旧约与新约
我们似乎走太快了一点!截至目前为止,我们的重点是:
圣经所说的,就是救恩史。救恩史记载了天主从创造天地以来,让所有男男女女成为祂的子女,又让人类的家庭成为天主的家庭的非凡作为。祂是透过圣经一连串在关键时刻,与关键人物订立的盟约,来执行这个计划。
这些关键的盟约,就像是整部圣经的纲要。如果我们认识也了解,就能懂得圣经的「剧情」。这堂初学者的课程一结束,你就会认识这些盟约,也了解这些盟约。
翻开圣经开始阅读前,我们还要再多说一件事。
我们要知道圣经为什么要分成旧约与新约。很多基督徒忽略旧约,因为是在耶稣之前发生的事。如果你懂得救恩史是从旧约创造天地开始,过程贯穿旧约中一连串的盟约,你就会知道为什么旧约这么重要了。新旧约的区隔所代表的意义,远超过文学性或历史性的分野。
记住,约(testament)只是盟约(covenant)的另一个词罢了。旧约里所发生的,都是为新约将要发生的,预备道路。基督与祂的十字架,就像是旧约与新约之间的交接点。所有旧约里天主所订立的盟约,都在耶稣的「新约」里实现,包含了完整意义与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