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课:天主教徒如何阅读圣经
II. 按部就班:天主教徒如何读经?
A. 上主的启示:天主如何对我们说话?
基督宗教是天主圣言的宗教,不是书卷的宗教!圣言是一个人-耶稣基督。祂是天主在一切事上「最终圣言」。透过耶稣,
天主已经将祂是谁,还有祂对我们生命的意图为何?祂希望我们知道的一切,已完全启示给我们了。关于祂是谁?天主透过三个途径,启示给我们:
圣经
圣传(尤其是教会的礼仪-弥撒与圣事)
教会训导(教会的教义,如信理与信条)
圣神透过三个管道工作-祂激发写作圣经的灵感,推动教会生活的传统,确保教会训导的教义。(天主教教理 81-82)
B.阅读与诠释圣经:三个原则
由于天主的启示透过三个管道传递给我们,所以我们必须谨记三个阅读与诠释圣经的重要原则:*
原则一、整部圣经的内容与统一性:
尽管圣经是由不同的书卷组成,但我们读的时候,不能将之视为各自独立。我们在读每一部书卷时必须与其他的书卷相互参照,要记得耶稣启示我们天主对世界有完整的计划,这个计划就写在圣经里。
圣奥斯定(St. Augustine)曾说:「新约隐藏在旧约里,旧约彰显在新约中。」意思就是,耶稣让我们看到天主在旧约的所言所行,预示了祂在新约的所言所行;耶稣在新约的所言所行,则印证了我们在旧约所读到的承诺与事件。
原则二、教会的生活圣传
我们必须在教会圣传的脉络中读圣经。意思就是,我们应该一直以教会对圣经经文的诠释为准,特别是弥撒与教会节日的祷词与读经。
原则三、信德的符号
圣神不但默感圣经作者的写作,也护卫教会的训导权。这表示我们要正确阅读和诠释圣经,就要按照天主希望我们了解的方式,确保我们的诠释,与教会的信理不相违背。
C.圣经是属神的:默感
现在你该看得出来,没有一本书能和圣经相比。就如教会告诉我们的,耶稣既是「真天主又是真人」,圣经既是人间作者的著作,同时也是天主的著作。
圣经是受天主「默感」而写成的,这是一个奥迹 (见 弟后3:16) 。在希腊文中,「默感」(inspired)一词,字面上的意义就是「上主嘘气」(God-breathed)。这是理解写作圣经灵感一个很好的角度。就像天主用地上的灰土造了亚当,在他鼻孔内吹了一口生气(见 创 2:7)天主在圣经的人间作者的文字上吹了一口祂的圣神,就成为生活的天主圣言。
教会对这的解释是:人间作者用他们的文学才能、思维与各种能力撰写圣经。当他们写的时候,天主在他们内工作,使他们写出祂要他们写下的一切。(见 梵二《天主的启示》教义宪章第11-12号; 天主教教理第105-107号)
人间作者是圣经「真正的作者」,天主也是。
因为天主是圣经的共同作者,也因为天主不会犯错,我们可以说我们在圣经里不论读到什么,都是真实无误的,是为了我们的得救,必须放在那里的。这就称为圣经的「无误性」。
这是非常复杂的观念,我们无法在这个课程里完全解释清楚。依照圣经本身的观点读圣经,这是很重要的一点。圣经不是为了教人现代的历史、科学、地理或人物传记而写的,所以我们不应该把里面说的内容,例如创造天地的记述,拿来与现代科学教育相比较。
这并不表示圣经说错了什么,圣经是完全真实又无误的。不只在信仰与伦理上如此,在历史事件与人物的记载上也是如此。圣经不会带我们走错路。我们必须作正确的诠释,一定要先了解圣经是从宗教与天主的观点,告诉我们这些历史事件,又常常使用象征性的语言。
D.圣经是属人的:圣经是宗教性的文学著作,也是历史纪录
事实上,圣经这种「神-人」(divine-human)共同写作的特性,使我们不能用读其他书籍的方式来读。
读圣经时,我们一定要记住,圣经是用人的语言来说天主圣言。了解圣经中「人的成分」很重要。如同我们所看到的,人的成分不能与神的成分切割。
我们读经时,必须记住三点:
一、圣经是文学作品:圣经有文学的格式、手法、架构、角色…等。我们必须从「文学」的向度寻找圣经所表达的意义。
二、圣经是古老的:圣经的写作方式跟现代文学不一样。圣经所表达的意义与古代人看待世界与记录历史的方式息息相关。虽然是记录历史,但所关注的并不是「单纯的历史」。历史并不只是政治、经济和战争,还有更深层的涵义。
三、圣经是宗教性的:当今之人认为宗教是个人的虔敬行为,但对古代人可不是这样。英文里「宗教」(religion)这个字,源自拉丁文的religare,有「结合在一起」的意思。古代人的一切包括文化、历史、经济、外交等,都跟宗教紧密联结。圣经是向我们说历史,是宗教性的历史,是从天主观点出发的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