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课:创造、堕落和承诺
III.堕落
A.象征与谜语
21世纪的天主教徒,要如何读〈创世纪〉第三章,亚当和厄娃的堕落?其中包含了寓
言般的情节、狡诈的蛇、好骗的夫妻、怪名字的树和禁果。
天主教教理建议我们要注意的是:
「堕落的叙述(创3)采用了象征语言,肯定是一宗原创性事件,发生在人类历史的开始。启示使我们确信,整个人类历史都刻着我们原祖自由所犯的原始错误。」(天主教教理 第390号)
天主教教理想表达的是什么?首先,〈创世纪〉第三章是用「象征语言」撰写,意思就是,这段经文比较像诗,而不是报导;比较像动画,而不是纪录片。
尽管如此,这段叙述「肯定」确有其事,「发生」在人类历史的开始。还有,亚当与厄娃的「原始错误」,永远「刻」在人类历史上。
因此,我们不能像读报纸一样读〈创世纪〉第三章,也不能看成是从未发生过的神话、童话或寓言。
学者告诉我们,最好把〈创世纪〉的写作方式,看成是mashal(希伯来文),古代的一种文体,意思是「谜语」或「谚语」,包含许多层意义在其中。
如果我们仔细看〈创世纪〉第三章,会发现里面有大量涵义深邃的叙述,和多重意义的字词,例如生、死、智慧、树等。
B.亚当遇到的那条蛇
让我们往后退几步,先看看登场的角色。首先,那条「蛇」是谁?
我们都习惯用圣经故事书的图像来想经文:一条细细长长的蛇,攀在苹果树上。最好改掉这样的视觉印象。
希伯来文用nahash形容那条「蛇」,暗示是某种远比蛇更致命的东西。
整部旧约里,nahash被用在形容巨大、有力又邪恶的生物。依撒意亚先知称「里外雅堂」飞龙nahash (依 27:1);乔布也用nahash形容可怕的海怪(约 26:13)。
〈默示录〉作者形容天上「火红的大龙…牠就是那远古的蛇,号称魔鬼或撒殚的。那欺骗了全世界的」,心中浮现的显然也是这样的图像。
教会一向将〈创世纪〉第三章里的蛇诠释为撒殚,爬行的魔鬼(天主教教理 391-395号)。因此,从读者的角度,我们已经知道这场与蛇的相遇,其实是对抗邪恶的试探,也是一场人类灵魂的战争。但是,当时的亚当可能不知道。
然而,我们必须从亚当的角度来看。一旦我们了解那条蛇,其实比花园里穿梭的小蛇大得多,应该就可以理解,为什么亚当没有办法负起护卫妻子,和伊甸园的任务了(创 2:15)。
C.吓得要死?
这么说吧:亚当简直吓得要死,真怕自己就要死了。他认为这条蛇威胁到自己的生命。
我们知道亚当懂什么是死亡。怎么知道?因为天主警告亚当,如果他吃了果子就会死(创 2:17)。如果亚当不懂死亡,天主的警告就没有意义了。
亚当害怕如果不听从蛇所说的,他就会受苦,然后死去。
我们或许可以在〈希伯来书〉里,找到亚当之所以失守的解释。〈希伯来书〉说,魔鬼「握有死亡的权势」,又说「因死亡的恐怖」,人一生「当奴隶」(希 2:14-15)。
这不表示,亚当就因此没有任何道德的选择或责任。
他选择顾惜生命,反而失去生命。他害怕死亡,更胜于害怕违抗爱他,把乐园交给他的天主。因此,他将全人类带入奴役的境地。
D.谁该负责?
等一下,我们为什么讨论亚当?为什么说是他的错?那不是厄娃的事吗?
毕竟,蛇首先是对「女人」讲话。事实上,在六节经文里,「女人」出现了四次,男人除了最后出现一下,中间都没什么角色。而且,是说「她的男人」,主角也是「她」。
看起来,〈创世纪〉显然是要我们知道,这一切是女人的错,她做了所有的事:与蛇交涉、衡量优缺点,最后摘了果子。男人只是吃了女人给他的果子罢了。
但这真是重点吗?为什么圣保禄和教会的圣传,都认为这整个事件是亚当的罪(罗 5:12-14;格前 15:22,45)?
首先,我们必须强调,这段叙述结尾告诉我们:亚当从头到尾都在厄娃身边(创 3:6)。
在希伯来原文里,蛇每次说「你」(you)时,用的是「第二人称复数」,这是使用英文时,分辨不出来的词性。蛇其实是说「你们」。
(译注:思高圣经中文的经文即译为「你们」)
所以,亚当全程都在场。为什么他不出声?为什么他没有迎接蛇的挑战?
这似乎才是重点。亚当因为害怕,遂由他的妻子出面。经文强调,亚当是「她的丈夫」。丈夫理应站出来保护妻子,甚至舍弃自己的生命。这才是婚姻之爱(弗 5:25)。